【Creativity Zen Espresso | 創意心法】

Friday, September 23, 2005

自我風格之塑造

今晚有個奇怪的感覺,我正讀著何懷碩先生所著的《給未來的藝術家》,看著看著,嘴巴裡一直有個很想刷牙的感覺升起。明明在洗完澡後才刷過了牙,可是那樣的感覺竟是如此的強烈!?

在讀書的過程裡,我仔細地檢閱到屬於自己的創作風格為何?我隱隱約約地意識到讓自己說自己的話,想把齒垢裡殘存的「前人的影子」刷乾淨,不當其他人的傳聲筒,也不會只是師承的因襲傳承與複製,忠於自己、忠於人我、忠於天地、忠於宇宙、忠於真理,且在說自己說自己的話的同時,別忘記為這個時代發言,為眾人而啼鳴。

拜讀過許多的經典,在閱讀時總會激發出屬於自己經驗中的靈感,以前不懂得為這些靈感做記錄,現在託寫網誌的福,剛剛提到的書才看到約前面的六、七分之一,我已經開始記錄起自我內在探索發掘的所思所得。

由於剛剛才洗過澡,這段短暫的時間裡,腦袋也沒有停止休息,我一邊仍舊沈浸在書海裡的訊息,一邊也從這訊息中得到思想的灌溉,讓那份思想的灌溉與自我的思惟融合為一,也讓內在自我創作的幼苗更加地向下扎根、往上發芽。

就在沐浴身心的同時,我檢視著自己在表意識裡也還在摸索的似懂非懂的自我創作風格,就這樣,我觀察到了自己的創作習慣⋯

在接受我的平面設計啟蒙恩師Ms. Amos的教導以前,向來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在接受了設計基礎入門洗禮以後,在沒有掌握到如何去表達創作的訊息或精神以前,我通常不會展開實務上的行動工作。所以,從創作所要表達的訊息或精神為出發點,開始去發想、構圖,讓作品能夠達到溝通的目的為第一優先考量。不過,也曾經因為過度關注於構思的矯枉過正,讓我經驗了一段不算短的綁手綁腳期,因此而變成了非得想到個什麼像樣的構思後,才開始動手去做,反倒因此卻忽略了構思過程中的巧妙靈感浮現,所以說,過與不及都是不好的在接下來的創作過程中,使用創作工具的技巧固然重要,但還是先選擇以自己熟悉的技巧為出發去發揮,至於更高難度的技巧,則需要隨時間的洗鍊、與自我操控駕馭工具純熟度的累積,才可以慢慢地再去向更高的自我挑戰。偶而,我還是會陷入技巧太過簡單的迷思,而不敢放手去做。其實作品能夠達到溝通的目的,遠比技巧的難易還要來得更重要!最近紅透半邊天的iPod廣告,拍攝製作的技巧上並不難,不過已經能夠足足地讓人感受到這新新隨身聽所帶來的奔放熱情與所創造的流行時尚。

所有的藝術、創作、與設計,都是很主觀的自我表達。記得有一次在小梅子的Oikos網站裡徵選過某一項設計,參與競賽的作品在我的觀察裡,大部分都在水準之上,從這麼多張作品裡面挑出一個最優秀的作品其實很難,當然在取捨優缺的時候,有相當大的一部份是跟裁判團的綜合集體主觀有很大的關連性。話又說回來,身為一個創作人,不管自己的作品是如何被別人評價,在傾聽他人的建言之前,首先就是要先對自己建立起一份自我對於作品存在本質涵義的自信心,然後,對於他人的建議儘可能地虛心受教,就算是主觀上感覺很爛的批評,若從增廣自我作品之包容力而言,那樣的批評指教一定有其正面的含意。不過,一般來說,中國人通常在處事圓融的角度裡,比較不容易當面把自己內心話說出來,所以,再換個角度來看,有人願意真心把建議說出來,總是好事一樁!

時候差不多該睡了,看一看也寫得差不多,或許是寫作時的專注,轉移了剛剛很想刷乾淨牙齒的莫名感覺;尋找一個屬於自我的創作風格困難,以上只是自己所領略到的個人觀點,當然這樣的觀點也不會是唯一絕對的方法,不過最起碼,還是算得上是某種程度的引導,您當然可以將這如此的概念再加上您個人的創作經驗,以融合出屬於您自己的創作哲學。最後,僅在此引述那尚有一面之緣的何教授,在這本書中所寫的一段話,為今日的這篇文章,承接上一個句點:「藝術的『創造』,從來不是百分之百一個人的創造。由傳承再發揚光大,是人類文化演進的必經之路。」

Labels:

Thursday, September 22, 2005

語文的無用

近來數日,寫的是較貼近生活層面的想法,在自己反覆檢視的同時,有一種很深刻的感觸,我警覺到一個必須在此多加著墨的體認與觀點。當一個訊息的描述越具象、越接近實體面的同時,越容易顯得適用性的狹隘,也越容易被扭曲地解讀,需要更精準而貼切地僅可能做到沒有誤差的描述,以補足相對於抽象概念所能表達的不足;反過來說,一個越是抽象、越單純的概念,適用的層面越廣泛,這其間的差異,也就透出了一個信息,就像印度哲人奧修大師曾經說過的一樣:「真理只能教導,不能被教。」不論這句話如何地被擷取、或是斷章取義,被擷取的內容含意,文辭的本意不易被扭曲,我們只能夠從這個抽象的概念裡,再反過來去檢視其上下文中,對於抽象概念的具體描述是否一致。

失真的語言信息傳遞,就好比是雞同鴨講,沒有交集,沒有溝通,沒有共鳴。

有效的溝通,是架構在溝通的雙方,對言辭的定義上有一個基本的共識與認知。

我回憶起曾經上過的某個自我成長課程中,有做一個小小的練習,我很意外自己遭逢兩極化的評價,由於整體言行解讀上的被扭曲,對於那些聽得懂我的話、看得懂我的肢體語言的人們,我能夠清楚地感受到他們對我的致意;對於沒有聽懂的人們,我只看得到他們的厭惡與忿恨。在經過分組團體的互動以後,營造了一個機會,讓聽懂的人們講解給聽不懂的人們了解,所以在最後的團體互動過程裡,我也收到了先前有誤解的人們致歉。

在那次經驗到兩極化的事件以後,我學習體認到自己內涵包容力的不足,才會導致他人在解讀時的誤解,畢竟其中很多的人我們彼此不曾相識,我也無從了解這些人們的背景是什麼?如何用同理心跟他們溝通。但是,又從某個程度上來說,我心仍默屬剛剛所提到的奧修那句話,「真理只能教導,不能被教。」如果一個人從來就學不會騎腳踏車或溜冰,不論旁人如何地對他解釋平衡感是什麼,那麼他在深度上對於平衡感的理解、認知與體認,是要被打折扣的。

在我們那個年代的國中國文課本裡,有一篇摘自《呂氏春秋》的文章「亡斧意鄰」(不曉得今天的國文課本裡還有沒有這篇文章),恰可以呼應今天的主題,那丟掉斧頭的人,必須得經驗過、而去認識到事實的真相以後,才會發現到同樣的舉止、同樣的言行,從先入為主的知見,到接受事實的真相,言辭間所造成的被扭曲,除了為這位鄰居喊冤,我們只能夠更謙卑地向那些有誤解的人們學習,更虛心和用心地「傾聽」他們的訊息,尋覓有效溝通所必備的基礎共識,當我們懂得讓誤解的人們了解,也同時更加地拓寬了我們的包容力。

語言是人類溝通的工具之一,其溝通的能力往往是所有溝通工具裡最無效的一個。恰如在《與神對話》裡面,作者Neale D. Walsch重申了那份人人皆有的內在良知與神性,他提到用「感受」、「思惟」、和「經驗」來溝通,遠比用文字溝通來得有效得多。

語言和文字,只是用來表徵意義的工具,禪宗公案裡的「指月錄」、或是蘇東坡與佛印大師之間的巧妙互動軼事,身為後人的我們,也只能夠藉用語言,來探知那不能被說、只夠心領神會的絕佳案例。

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聽到很多由於一語雙關,所產生出的幽默笑果,例如,「要笑12小時 vs 藥效12小時」。若為生活增添樂趣,倒是無傷大雅;當因為語言本身結構上所生的溝通障礙,而導致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與隔閡,這是我們必須要時時刻刻去細心審慎地觀照與覺察的!¶

後記:就在剛剛,今天過生日的昔日當兵同梯同儕終於出現在MSN即時訊息中,恰巧又可以為今天的主題再添一趣,以下是我送給他的生日祝賀:

「Tom says: (12:16:24)
煮你生日快了,誅你生日快勒,詛你生ㄌ快落,租你永遠快樂!

Tom says: (12:17:19)
再來送你一個彈膏

Tom says: (12:17:42)
還有一張呻日賀卡」


⋯⋯

怎麼還沒有收到他的回應??

***

回應來了!

「◎9/22我的生日,請大家注意一下◎阿福氣啦 says: (12:26:36)
畏,錯字太多了吧

Tom says: (12:26:56)
笑笑就好」


***

稍早的對話⋯⋯

「Tom says: (12:09:26)
哪有人這樣討大家生日快樂的?

Tom says: (12:12:39)
你這樣會害記得你生日的人,沒有機會表示記得⋯⋯」

Labels:

震撼

人們往往習慣了感官刺激後所帶來的一時驚艷,然後就是不斷地追求那種經驗的重複;有一種另類的震撼,是在潛移默化中逐漸感知,因為,如果在一開始時就斬釘截鐵地把那種截然不同的邏輯呈現在眼前時,或許大多數的人,會對這樣事物存在感到質疑而不可思議!

短暫的刺激只能夠曇花一現,潛移默化的浸淫卻是令人永生難忘⋯⋯

這也是為什麼影片與聲音的影響力通常會大於一張圖片與照片、或是純然文字的描述⋯⋯

營造震撼的感覺,需要具備的是截然與眾不同的鮮明對比。

觸動人的眼與觸動人的心,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震撼;前者只重於表象,而後者其實是需要足以穿越表象所兼具的深度!

當心已然受到震撼,說得誇張一些,或許今生就不虛此行,就像孔子所謂的「朝聞道,夕可死矣。」這句話故然顯得八股,畢竟如此地八股竟已傳承了幾千年。

在此教師節即將來臨的前夕,僅以此文敬獻吾師黃陽先生,感謝其難得的人生智慧,撼動我曾有的桀傲不馴與自負,我漸漸地去學習著如何用最溫和的方式,來震撼這個世界,但且拭目以待!¶

Labels:

Wednesday, September 21, 2005

生活之美

日前,由於外借出去的桌子回來了,本來放把它放在電腦機房裡,後來覺得機房裡的空間再加上這桌子下去後會顯得太小,我便把大廳的陳設重新做了些安排,在少即是多的概念引導之下,就這樣又多了一面空白的牆。

我翻箱倒櫃地找到了當年在舊金山當代藝術美術館/SFMOMA買的一張海報,因為之前都沒有地方掛,所以也一直被收藏在衣櫃裡。那是一張來自Vitra Design Museum的海報,內容是許多被收藏的「設計座椅」,集結了從1820到1993之間,合計共173年裡的224張特殊造型椅子,整張海報充滿了上百年的設計美學能量!有半數以上的椅子已經稱得上是古董級的座椅,然而在現代人的眼中,它們仍舊散發著典雅的生活品味與氣質,歷久而彌新。這其中,有幾款座椅,我在上個禮拜時,才在生活工場、和品東西家居裡面看到過。

那天,裱框的老闆娘打電話來說海報已經裱好可以去拿,她又順道問我是不是在賣這些椅子,因為有人到她的店裡,看到了這張海報,就問起了是否哪裡可以買得到。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拿海報回家的路上,我雙手捧著裱好的海報搭乘捷運,一位漂亮的小姐打破了彼此互不相識的沈默,她也是很好奇我是否在賣這些椅子,我們就這樣聊了起來。

長久以來,台灣整體國民的美術教育並不夠深入生活,我直到1998年夏天去到倫敦修課時,生平第一次深深地受到西方的傳統建築物所吸引。不僅因此而驅使我自發地寫完了關於歐式建築的專題讀書報告,也在當年冬天回到台灣時,才懂得去欣賞從小每天探出窗外就可以看到的總統府,還有那些一系列的日式洋風建築。

總算在這幾年來,在許多教育前輩的努力之下,個人相當樂於見到國內各藝術、視覺傳達相關科系的畢業成果展覽,並不會比留學國外的留學生略遜一籌,再加上近兩年來國內電腦廠商已經把研發的重點專注在產品的工業設計上,而且也屢次獲得國際獎項,我更加地深信,在規模經濟的生產成本降低情況之下,不是物醜而價賤,而是加上設計之美後價格相對不顯得貴,儘可能地可以做到物美而價廉,為生活中的一切物品多添一份美感,在生活美學所主導的這股設計風潮裡,所有的創意設計人,在肯定自我價值的同時,亦不容易走回惡性削價競爭的回頭路。讓我們為生活抹上更多的樂趣和色彩,在日常的生活用品之中,美麗的東西永遠也不會嫌太多!但願就像日前提到在環亞的三大家居用品品牌的故事中,未來的創意設計產業,將會是促成百家爭妍、相互啟發的良性競爭局面,甚至在全球化的風潮之下,我們會看到更多glocal(global+local,兼具全球性與地方性)的新鮮玩意兒問世!¶

ChairsPoster
Designed by Mendell & Oberer

Labels:

Sunday, September 18, 2005

思考藝術.網路行為.界面設計

在網路上閱覽資訊時,可有自己觀察過自己的點選連結經驗?

「電腦+螢幕」和「錄放影機+電視」最大的不同,在於操作者在人機互動中的操控性。由於大學時的主修是互動性數位媒體,我深深地記得已故的老師Dennis DeSantis一句發人省思的話:「互動是什麼?如果沒有了互動,影片用錄影帶記錄就好了,為什麼要設計互動性媒體呢?」

先把話鋒轉到思考,記得曾經有位認識我很久的朋友對我如此地回應:「你的思考是橫向思考,一般人大多數是縱向思考。」我從未如此自我認知到這一點,直到那時候開始。這也漸漸地讓我明白到一點,為什麼我就是如此被父親從小罵到大:「頭腦要懂得變竅,不要一根腸子直直通到底。」每次他這樣罵我,我總很不服氣⋯

我想,在客觀的世界裡,我也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顯得遲鈍愚昧,某些常人覺得是常識的事,我像個白癡一樣,得花上許多工夫去認識、學習;但在我對自己的了解裡,我深深地知道自己在很多時候,能夠觀察到許多常人不會去想的觸類旁點,往往在尋找許多解決問題的解決方法時,我又常能奪標!這大概是小時候大腦神經元發育時,由於某個特定因素,對於這類常識的認知發展比較弱,然而在其他的部份比較發達吧!

如果以思考的次元向度借用數學的方法來分析,設縱向思考為Y軸,橫向思考應該就可以設為X軸,深度思考可以把它視為Z軸,那麼一般常說的逆向思考即可為-X, -Y, 和-Z軸。那麼,有沒有第四次元的思考模式呢?這個問題可以是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簡單地說來,我們常把時間認知為第四次元,我們也常常說,思想的力量是超越時空距離的,回憶過去,推演未來,其實就在當下,若以此觀點來解讀第四次元的思考模式,則可以把它定義為T軸;若要很複雜地來檢視思惟,其實在X, Y, Z式的思惟中,常常也會不脫離時間因素的考量,所以說,X, Y, Z軸其實也隱含著+,-T軸的維度,這樣的幾何圖極為複雜難以想像,不容易從人類三次元的視覺中勾勒超過三次元以上的象徵。那麼,還有五次元的思考嗎?目前,坊間的書籍裡對於五次元的探討,就定義上來說,它不是被定義為探討外星生命的話,就是被定義為各大宗教上所描述的精神元素品質,如愛、真、善、美、忠、義、誠等等,個人以為,在這個面向上來探討思考,倒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思考維度,如此的話,我就暫且將之先定義為生化萬物的「愛」以L軸來定義之,那麼-L軸所代表的向度,就可以解讀為常人所認知的缺德思惟行為模式。那麼,還有更高的第六、第七、甚至更高的次元思考向度嗎?在高能物理學理論中,超弦理論印象中記得好像可以定義到十次元,不過這已超過今天要探討的範圍,且讓我再把主題拉回網路瀏覽行為之探究。

您有沒有觀察過自己點選網路連結的經驗?最近,我也一邊讀著Macintosh的原創開發者Jef Raskin所編著的《The Humane Interface》,在操作電腦的某個當下,我覺察到去觀照自己操作電腦的習慣。我相信,這是每一位互動媒體設計者可以去做的自我觀察功課,然後將上一段落所探討的思考模式,套用在超連結的設計上,掌握住讀者點選某一連結之潛在需求動機為何,試想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能會去按下這個超連結,從各個不同的思考面向去探討,有效地掌握住互動回傳的信息回饋,以知名的網路老大Google為例,其充分地研究發掘出以「超連結/hyperlink」在使用者應用各個面向的影響力,因此而造就Google之所以為今日的Google!所以說,在使用〈a href="xxx.htm"〉超連結應用示範〈/a〉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HTML指令背後,其實有另外一層如何使用的應用藝術,讓每個超連結都能夠充分地發揮出它最大的存在價值,去達成訊息的溝通,進而去達成溝通所想要完成的目的。一個看似稀鬆平常的超連結,比另一個浮華聳動的超連結,更能夠奪標達陣!¶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