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ity Zen Espresso | 創意心法】

Thursday, February 24, 2005

整體大於所有部份的總和

此刻的心有點飄浮和不安定,
闔上雙眼,
腦海裡浮現好多事物,
別說是沒有靈感,
反倒思緒難以聚焦。
拜讀李嗣涔教授的兩本《難以置信》
或許是個開端。

攤開所有思緒編織的一塊布,
會是一幅collage拼貼圖畫,
或許是接受了新訊息在內在所起的共振漣漪,
渾身像是一支無法關閉的天線,
無法鎖定在某一個固定的頻率。

「今天想要分享什麼給各位?」
彷彿就是一個可以固定下來的頻率。
或許就先從結果談起,
「要怎麼收穫就要先怎麼栽。」
這是胡適之先生的名言,
結果就是目標就是理想,
忽然間我感覺到胸口一陣熱。

《尋訪諸神的網站》點出了當代偏向理性物質科學的盲點,
宇宙間充斥著許多當今科學理論也無法解釋的現象,
在反覆閱讀剛剛才寫下的字句時,
我看到一個「胚騰/Pattern」
過去就是現在就是未來,
我的腦海在瞬間衝出影片剪輯的經驗,
非線性剪輯彷彿就是把所拍攝到的影片,
透過蒙太奇的前後排列組合來訴說一個故事。
如果把未在過來現去重新排列組合,
不知道讀者能否依然可以捕捉理會到這份全影?
「整體大於所有部份的總和」,
不管是朝四暮三或是朝三暮四,
在人生的旅程的迷宮裡,
每個人的終點都相同,
也都不同,
不離生死,
也各有境遇,
各有各的人生遭遇課題。

當結束也是開始,
我在頃刻間一瞥「業」的漩渦,
唯一的出路,
唯有「放下」一途。

跨越所有的開始與結束,
我感受到漂浮的自在與翱遊,
自由意志存在於我們的選擇,
分子受到破壞的花生選擇發芽,
煮過的蝦子選擇回生,
特異功能原是本能。
生命原型的存在充滿著無限奧祕,
盡情享受每一刻生命的過程。
把握每個當下皆是做選擇的利刃,
若問什麼是最佳的選擇?
超脫主客之間的二元對立,
總選擇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

不用雙眼,
用手指也能讀字,
難以置信也教人不得不信,
既然結束也是開始,
就用這難以置信作為結束,
今天的分享,
只是所有分享的一部份,
讓後續的報導留給明天,
今天的結束,
就從現在開始……¶

Labels:

Wednesday, February 23, 2005

創造、創新與傳承

一九九八年遊倫敦大英博物館,開了我的眼界,見證到全球各地人類的文明發展演進,史前文明欠缺文獻記錄,只能從古物中去考據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各大民族的古典文明,都曾經寫下歷史輝煌的一頁,為後世「創造」典範。古代人的生活,不論是食、衣、住、行、育、樂等生活方式,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尤其在近幾百年的工業革命後產生巨變,而有相對於古代生活方式的「創新」。時代的洪流,不曾停止過,「創新」經驗在「傳承」過程中,不符合時代所需者,自然為時代所淘汰。

「創造」、「創新」與「傳承」這三者間,隱含著一種微妙的因果關係。

在此我所談到的「創造」,指的是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一旦創造的過程完成了,人類的文明也像堆積木般,又更上一層。例如,由石器時代進入銅器時代;由生食演進成熟食;從沒有穿衣到有穿衣;活動範圍從陸上、到海上、到空中、乃至於今日的宇宙太空。

至於「創新」,在這裡所指的是基於既有的「創造」中,不斷地改良革新,從某個角度看來,的確是在「創造」時代的潮流,但是這類的非革命性的創造是創新,也就是中國古語所說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當「創新」累積到某一個臨界點的時候,自然又會有新的「創造」產生。「創造」因為被「創新」而有新的生命,「創造」從不曾因為新的「創造」誕生而衰敗,所有的「創造」該是一層又一層的「創造」所疊上去的。當某項「創新」失去了時代的意義,自然會被時代所淹沒。

談到「傳承」,在此忽然感覺到語重心長。不論是任何事物,總是創業惟艱,守成不易。歷史上有許多事物若不是失傳的,便是已經扭曲的。造成失傳的原因,基於前人保護自己的心態,自己留下一手,沒有繼續傳承給後代子孫,「創造」便從有消失成無。至於「創造」的被扭曲,是由於「創造」在「傳承」的過程中,失去了原本「創造」的精神,「創造」也因而遭到扭曲。另外一個「傳承」的問題是「食古不化」,當「創造」的精髓在「傳承」中消逝,徒留下「創造」的外殼,原來的「創造」也因此而死了一大半。

語文,也是人類的一項創造發明。隨著時代的變易,在既有的語文中,它總是從自己中不斷地誕生出新的自己。我常以為,語文本身也有生命。近日,拜讀過余光中先生對於語文教育滑落而表示關注的報導,靜思半晌,我遊移在「創造」、「創新」和「傳承」之間,探索著未來的出路與答案,我很欣賞余先生在其著作《含英吐華》中所傳遞的訊息,儘管雖未讀其書,已初會其本意,面對新生代使用語言的方法,我感其憂心,但仍嘆自己的造詣猶在努力過程之中,至今還無法對此現象輕下斷語,僅能在此暫且以曾子的話自勉:「任重而道遠,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也做為今日的結尾。¶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