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ity Zen Espresso | 創意心法】

Sunday, September 18, 2005

思考藝術.網路行為.界面設計

在網路上閱覽資訊時,可有自己觀察過自己的點選連結經驗?

「電腦+螢幕」和「錄放影機+電視」最大的不同,在於操作者在人機互動中的操控性。由於大學時的主修是互動性數位媒體,我深深地記得已故的老師Dennis DeSantis一句發人省思的話:「互動是什麼?如果沒有了互動,影片用錄影帶記錄就好了,為什麼要設計互動性媒體呢?」

先把話鋒轉到思考,記得曾經有位認識我很久的朋友對我如此地回應:「你的思考是橫向思考,一般人大多數是縱向思考。」我從未如此自我認知到這一點,直到那時候開始。這也漸漸地讓我明白到一點,為什麼我就是如此被父親從小罵到大:「頭腦要懂得變竅,不要一根腸子直直通到底。」每次他這樣罵我,我總很不服氣⋯

我想,在客觀的世界裡,我也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顯得遲鈍愚昧,某些常人覺得是常識的事,我像個白癡一樣,得花上許多工夫去認識、學習;但在我對自己的了解裡,我深深地知道自己在很多時候,能夠觀察到許多常人不會去想的觸類旁點,往往在尋找許多解決問題的解決方法時,我又常能奪標!這大概是小時候大腦神經元發育時,由於某個特定因素,對於這類常識的認知發展比較弱,然而在其他的部份比較發達吧!

如果以思考的次元向度借用數學的方法來分析,設縱向思考為Y軸,橫向思考應該就可以設為X軸,深度思考可以把它視為Z軸,那麼一般常說的逆向思考即可為-X, -Y, 和-Z軸。那麼,有沒有第四次元的思考模式呢?這個問題可以是很簡單,也可以很複雜,簡單地說來,我們常把時間認知為第四次元,我們也常常說,思想的力量是超越時空距離的,回憶過去,推演未來,其實就在當下,若以此觀點來解讀第四次元的思考模式,則可以把它定義為T軸;若要很複雜地來檢視思惟,其實在X, Y, Z式的思惟中,常常也會不脫離時間因素的考量,所以說,X, Y, Z軸其實也隱含著+,-T軸的維度,這樣的幾何圖極為複雜難以想像,不容易從人類三次元的視覺中勾勒超過三次元以上的象徵。那麼,還有五次元的思考嗎?目前,坊間的書籍裡對於五次元的探討,就定義上來說,它不是被定義為探討外星生命的話,就是被定義為各大宗教上所描述的精神元素品質,如愛、真、善、美、忠、義、誠等等,個人以為,在這個面向上來探討思考,倒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思考維度,如此的話,我就暫且將之先定義為生化萬物的「愛」以L軸來定義之,那麼-L軸所代表的向度,就可以解讀為常人所認知的缺德思惟行為模式。那麼,還有更高的第六、第七、甚至更高的次元思考向度嗎?在高能物理學理論中,超弦理論印象中記得好像可以定義到十次元,不過這已超過今天要探討的範圍,且讓我再把主題拉回網路瀏覽行為之探究。

您有沒有觀察過自己點選網路連結的經驗?最近,我也一邊讀著Macintosh的原創開發者Jef Raskin所編著的《The Humane Interface》,在操作電腦的某個當下,我覺察到去觀照自己操作電腦的習慣。我相信,這是每一位互動媒體設計者可以去做的自我觀察功課,然後將上一段落所探討的思考模式,套用在超連結的設計上,掌握住讀者點選某一連結之潛在需求動機為何,試想什麼樣的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可能會去按下這個超連結,從各個不同的思考面向去探討,有效地掌握住互動回傳的信息回饋,以知名的網路老大Google為例,其充分地研究發掘出以「超連結/hyperlink」在使用者應用各個面向的影響力,因此而造就Google之所以為今日的Google!所以說,在使用〈a href="xxx.htm"〉超連結應用示範〈/a〉這個看似平凡無奇的HTML指令背後,其實有另外一層如何使用的應用藝術,讓每個超連結都能夠充分地發揮出它最大的存在價值,去達成訊息的溝通,進而去達成溝通所想要完成的目的。一個看似稀鬆平常的超連結,比另一個浮華聳動的超連結,更能夠奪標達陣!¶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