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ity Zen Espresso | 創意心法】

Tuesday, October 11, 2005

站在巨人肩上

對科學史有興趣的人們,應該對「站在巨人肩上」這句話不陌生。1676年,英國科學家牛頓在一封給胡克的信中寫到:「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雖然,我個人所主修的本科系不是理工及醫科,但是在與老師學習「心靈科學」的過程當中,一路走來,尋覓過無數的知識來源,常常在切身體認感受與所受知識的強烈質疑之間徘徊。宇宙間有許多的現象,是當今的科學家也尚未無法解釋其原理。1969年7月20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壯代表了全人類首次踏上月球表面,在科學的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人類從原本認知的「太陽繞地球轉」,在經過哥白尼、伽利略、克卜勒、牛頓等前輩科學家窮數百年的努力之下,「地球繞太陽轉」的事實,遲遲到1979年才在教宗若望保羅二世的肯定之下,還給當初受禁的伽利略一個清白。量子力學之父普朗克更說過:「一個新的科學真理並不是藉著使它的反對者信服、瞭解而勝利,而是因為它的反對者都死光了,新生代都熟悉這個新的真理。科學的發展是建立在一個又一個的喪禮之上的。」物理科學的演進,由古希臘時期亞里斯多德的自然哲學出發,到近代的牛頓力學、原子物理學、亞原子物理學、相對論及量子力學、超弦理論、乃至於萬有理論,正是如同普朗克所稱的那樣。回觀「心靈科學」,它也是這樣一門顛覆傳統物質科學理論的精闢之學。

什麼是「心靈科學」呢?在我所學所知的範圍裡,簡單地說,就是研究與心靈意識精神之力量相關的科學。有別於心理學專門在探討人類心理的運作方式,「心靈科學」擅長於探究「心靈意識能量」如何能夠對「空間」與「物質」造成影響,這也就是它之所以顛覆了當今的傳統物理學之處。

既然稱「心靈科學」為科學,當然就不能避免要使用科學的方式來檢驗其真存在的真實性。要談「科學」,就得先從什麼是「科學」本身講起。中文的「科學」一詞,其實本源自於日文的翻譯,是為「分門別科之學」。簡單來說,科學可以被分為「科學理論」(科學知識)與「科學實務」(科學方法,及其所延伸的科學技術,簡稱為「科技」),以及涵蓋「科學理論」與「科學實務」兼具,探討「科學精神」本身的「科學哲學」。

在哲學的領域裡,有所謂「唯心論」、及其相對應的「唯物論」。「心靈科學」其實就是構築在「心物合一論」的哲學基礎下,所衍生出的一門科學,俗語亦云:「哲學為科學之母」。科學的精神所講求的是實證精神,透過假設、推理、實驗、求證,正如在中庸裡所說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在實務上,我們能夠透過科學的方法,重複地實驗複製同樣的結果。

「心靈科學」就其理論上來說,我們可以在傅理德曼(Norman Friedman)的著作《心靈與科學的橋》裡,找到一條強而有力的線索,本書結合了由理論物理學家博姆(David Bohm)、當代長青哲學的權威威爾伯(Ken Wilber)、以及更具爭議性的賽斯資料(Seth Material)三方面的理論相互呼應而成,為「心靈」與「科學」搭上一座橋樑;我們更可以在超弦理論中,找到其在實務應用上,找到更貼切的理論基礎。

「心靈科學」就其實務面而言,最初讓我感到驚訝的是菩提樹之果實,在經過精神力的載波共振調頻以後,能夠明顯地感覺到類似磁鐵間有種微弱的相吸、相斥的力量,但以樹木有機物本身所內含的化學元素,就我所認知的常理而言,應該不具有高含量的磁性或反磁性金屬元素,如鉻、錳、鐵、鈷、鎳、釹等;同樣地,以市面上所販賣的萬金油,其包裝外殼的金屬蓋(化學成份需要進一步探究),與內裝有萬金油的玻璃瓶(主要化學元素為矽),做一樣的仿磁鐵摩擦實驗,也可以感覺得到一股相吸、相斥的力在作用。這是我在事後找遍許多的書籍和網站,也沒有過此類相關的文獻記載,得以解釋這樣的現象。但從這些親身的體驗當中,我清楚地知道這將是人類科學文明的新頁!

有一次,我與同學拿著新買的書《穿梭超時空》在討論相關科學主題的時候,老師走了過來,跟我們分享他的過往故事,才發現,他的經驗並非從書本上的知識得來,而是經過長時間所累積下來的實驗成果。在我感到驚訝與敬佩之餘,也記錄下了內心的感動,回贈與老師:

「集寰宇化育之精,窮二十寒暑之華,化經驗維新知行,啟後世奔騰延綿。」

站在老師的肩膀上看事情,我感到無比的光榮,同時也有著相當高的責任和使命感。觀近五百年來的科學史,我們見到西方科學主導著時代潮流。我想告訴全世界,這是個源自於東方的古老科學,我們稱它為「心靈科學」!

在老師二十餘年的研究下來,已可以將此力應用在食、衣、住、行等等生活常見的物質材料中,在經過精神波共振後的物質,就「食」的應用來說,使食材具備高度的穩定性、較不易腐敗、保鮮度高,增強食物本身的美味,小分子化的高穿透力,可以幫助食物之吸收;就「衣」的應用來說,即使在潮溼的環境中,也有極佳的防潮效果;就「住」的應用來說,室內的溼度會相對地較低,讓生活空間充滿負離子;就「行」來說,可以加強燃油的有效燃燒,而達到馬力增強之效果,動力方向盤可以顯著地感受到較為輕盈,自動排檔也會感覺到換檔較為順暢!

「心靈科學」,在身心靈修養方面的領域裡,是超乎宗教與哲學的;就人類科技發展的領域裡之生活應用,更是超越近代物質科學的!而在其應用範圍裡之物質,在外觀上看來,與一般的物質世界中的萬物無異,然就其製作的過程中來說,卻又是那麼地違反當今之物質科學常理。截至目前為止,就當今各種量測儀器的技術而言,嚴格說起來,是沒有相對應的量測儀器可供科學之測量,但就人類五官的感官體驗感覺來說,卻又能夠感受到那微乎其微的細膩不同;再就科學理論方面而言,老師當然研究開發有其獨到之見解,但在「心靈科學」與既有之「物質科學」之連結,對於未曾接觸過的人們,或許可從《心靈與科學的橋》這本書中窺探端倪。最後,在「心靈科學」與「物質科學」的結合應用上,誠如歷史上科學之演進,新舊科學之間並非是互斥關係,反而是特例性的相輔相成關係,有待各界既有相關科學領域之人士如物理、化學、材料應用等等,一同合作開發,共同為人類生活文明的進步努力奮鬥!¶

Labels: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